阿Q在大学时,成绩非常优秀,并被誉为学霸。他在学习过程中就已经开始构想大学毕业后的发展,经过长时间的计划,决定了自己的打工生涯。阿Q的决定对于他来讲是对的。家庭条件不好,没有经济基础,没有人脉,没有合适的平台,打工起码能解决自己的基本问题--生存!
阿Q2011年7月毕业后进入到一家食品生产企业做销售员,这与他的专业格格不入。由于销售能力较差,业绩总是达不到规定的任务,三个月的试用期马上就到了,于是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干好?我是不是干销售的料?再加上自己家境条件不好,给不了自己帮助,心里产生了觉得老天对自己不公,甚至愤世嫉俗的态度。阿Q的消极心理在无形中慢慢地就滋生了。于是阿Q开始出现上班迟到、早退,不能积极投入工作,在工作中偷懒等消极现象,经常受到领导的批评。领导给了他一个月时间的机会:这一个月如果再做不好,就请离开公司。
领导认为:阿Q肯定干不好,不会成为一名好员工。阿Q为了生存问题,当即表示自己一定能做好。其实阿Q对自己到底能不能干好也没有信心。在随后一个月里,阿Q思考了很多问题,认识到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好不是自己干不好工作的条件,自己干好了就可以改变自己和家庭条件,专业不对口也不是问题,自己可以学习提高。阿Q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后,首先改变了自己迟到早退的毛病,一有时间就学习一些销售技巧和产品知识,经常向同事请教很多不懂的问题。月底的公司考察,阿Q没有一次迟到早退和请假,销售业绩刚好达到规定的任务。
分析:
1,责任主体阿Q进入公司后,由于自己的心里产生了一些消极负面影响,导致自己迟到早退,销售业绩也达不到责任客体公司规定的任务,导致责任客体对责任主体阿Q的差评,是属于责任主体自己角色责任必须做的事情没有做好,责任主体没有做好就会受到责任客体的处罚R=R1(-1)。
2,责任客体领导认为阿Q肯定干不好,不会成为一名好员工。但是责任主体阿Q后来做到了遵守公司制度,能完成销售任务,做到了角色责任必须做的事情,得到了责任客体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是角色责任R=R1(0)。
构成公式:R1(-1)#R1(0)
3,阿Q完成了从消极的心里对象和消极的物理对象到积极的物理对象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