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1-作者:黄琳

  所有一级领域  所有二级领域

4R4P专业名词术语公式详解 查看更多

R=R3(+1):R3义务责任,应该做的,数学特征值为(0,+1),R3(+1)是指在没有强制的要求之下,这件事情你做了,是应该的,属于义务责任高阶R3(+1)的体现。比如:大街上有位老奶奶摔倒了,大家都过去帮助她,将老奶奶扶了起来。


指导老师:杜平平

某日,小红和小黄相约去逛商场,小红在商场等了小黄近半小时,这时小黄气喘呼呼的跑过来说:“不好意思,亲爱的,路上有点堵车,我来晚了。” 

责任主客体思维分析:

小黄迟到后的语言表达是责任主体思维,表达了自己迟到这件事做的不好。

小黄的表达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但我们想一下,小红听到这句话后会是什么反应呢?

你让我等了半小时,一句“路上有点堵”就过去了?你为什么不早点出发呢?为什么每次都要别人等你呢……

当然,如果小红脾气好,可能怒气还会减少一些。

那么,面对已经迟到半小时的客观事实,小黄如何做才能尽可能抚平小红的情绪呢?

责任客体思维+义务责任R3(+1)+责任主体思维。

既然已经迟到,那就顺路给小红带个她喜欢的小零食吧,这个义务责任R3(+1)最能表达感谢、安抚情绪了!

到了以后,小黄可以这样说:

“小红,你真的太有耐心了,谢谢你一直在这儿等我~我刚刚路过冰淇淋店,特地给你买了你最喜欢的香草冰淇淋,给~”
【责任客体思维+R3(+1)】

等小红接过冰淇淋,再接着说:

“真的不好意思啊,没想到今天竟然会堵车,以后我一定早点出门,宁愿我等你,也不让你等我,好不好~”
【责任主体思维】

这时候小红会有什么反应呢?我相信再生气也会被你的真诚、贴心打动,怒气也会消去一大半,然后两个人就开开心心逛街去了!

本文责任现象学系统分析

Responsibility phenomenon

责任总公式:R1(-1,0)+R2(0~N)+R3(0,+1)+R4(C/c)=1

所属责任现象:责任第一现象(一个责任主客体)

责任单位:R=R3(+1)

本文责任思维模型:理性行动“四做原理”

责任思维工具描述:必须做,努力做,应该做,选择做

文章关键词: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0位亲已答题!

 相关文章 Articles

来自全球各地0位亲的支持,是我最大的责任动力!
Copyright © 2015 ICP备案:沪ICP备14053021号 沪公网安备31011002003955号
责商(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责任动力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15800477474
公司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076号031幢A90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