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9-作者:陈川湘

  所有一级领域  所有二级领域

4R4P专业名词术语公式详解 查看更多

R1(0)+R2(N)=+1:责任主体不仅能够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而且能够多思考、多总结,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结果呈现、能够接受和挑战更有难度的工作,是职场的第一个责任动力公式。

什么是理性责任的四种理性管理?(工具/目的/交往/价值)

作为HR同行,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一套很先进的EHR系统,就因为几个大领导不习惯,而沦为档案数据库?

那天跟一个同事说起这事时,不禁让我想起了方老师的一篇文章《什么是职场四级成熟度》。文中他提到开啤酒瓶用牙还是用起子的问题。很明显,用牙去开啤酒瓶显然是不理性。

那么,大领导为什么不用EHR(信息化系统)呢?

我跟你讲一件事。

有个干部的转正审批,流程走到了XX总那里了,负责干部管理的HR小张等了两天没见动静,于是主动去找XX总,希望他在手机上尽快点审批通过。领导表现很配合,流程很快走完。可是,一转眼,XX总来电话跟小张要转正答辩附件。小张跟XX总解释说,系统里有扫描的电子附件,可随时查看,领导说,我就要看原件。也可能是领导做事慎重,小张心想,也对,就把原件找出来给领导送了过去。

问题是几乎所有类似操作,XX总都需要看原件。一次,小张忙其它事情去了,没及时给领导送过去,小张因此挨了批评。其实就算小张抱怨也没什么,关键是领导不干了,他认为太麻烦了!奇怪的是,高层团队里总有几个跟他感觉一样的人,没过多久,不少流程又回归到线下操作了。EHR就是这么名存实亡的。

估计有读者看到这儿不一定相信。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来老一套?哎,还就是有!

这些领导的做法,用方老师的话来说,他们的职场成熟度不够(你千万不要误以为年龄大就成熟)。就像开啤酒瓶,有起子不用,非要用牙咬,还美其名日“真实”!(其它方面有感觉兴趣的可上网查找相关文章)

方老师说,人的职场成熟度共分四级:

第一级,是以工具为载体的理性成熟度;

第二级,是以目的为载体的理性成熟度;

第三级,是以语言为载体的理性成熟度;

第四级,是以信念为载体的理性成熟度。

方老师提出的这一思想很开脑洞,作为HR,理性责任可以有哪些迁移和应用呢?

我的一些实践,供你参考:

应用一,工具理性责任管理。

你思考一下文章开头那个案例,让员工熟练使用各种工具是不是很重要?对,非常重要。这里说的员工绝对不只是基层工作人员,他们更多的应该是中高层干部,甚至是老板。EHR系统说白了其实就是一种管理工具。我私下里打听过不下十个干部,公司绩效管理系统中的KPI提炼工具、KPI筛选工具以及关键事件记录表,没有一个会用的。那你说团队的绩效又在哪里呢?

工具理性的核心思想是让员工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工具、方法和技术来完成工作,不抗拒或排斥新的工具和技术的引入和学习,而是主动地适应和掌握。

再跟你说件落差很大的事。

前段时间我做了一个小手术。打吊瓶原本是个很常规的动作,但是却出现了差别。我们公司有个医务室,大家有什么头疼脑热的也会去打吊瓶,你仔细回忆一下,针头插进血管后会用什么固定?医务室的王大夫会用一种黏贴效果非常好的整体胶带来固定针头,而我做手术的那个三甲大医院却还是用老办法,依然用一条一条的胶带来固定针头,稍有不慎就会滚针。

这是什么?至于为什么不用新工具不得而知。但这个现象就是没有主动学习使用新工具、新方法、新技术的现实表现。

所以,作为HR,工具理性的责任管理启发是,要引导干部职工关注和学习有工具、新方法和新技术,并以此高效地解决现实问题。

应用二,目的理性责任管理。

什么是目的呢?

我认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定性;二是定量。

定性弹性比较大,这里不做讨论。专门说下定量。我请你思考一下什么指标?什么目标?

很多专业书上说,确定指标要用SMART原则,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为什么?网上SMART的说法如下:

1. 绩效指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2. 绩效指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3. 绩效指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4. 绩效指标是要与其他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elevant)、5. 绩效指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ound)

这五项原则其实限定的是定量化的目标。这样说你可能不好理解。我跟你举个例子。

假如你有一把格尺,这把尺子好比是指标,尺子上的刻度才算是目标(当然还要加上时间)。

为什么要这么精确的说目标呢?

我就说上面的限定之一,“可衡量”。

我以前有个同事,他是行政后勤主管,他想考核司机的驾驶安全(确定的指标是:车辆驾驶的违规次数,目标是每月0次),目的也很纯正,希望司机们重视安全、保证安全。问题是,如何衡量呢?难道要在车上装个摄像头全程监督开车的过程吗?即使有了这个数据,那谁来逐一查看和判断呢?

是吧,你马上就想到了成本。不是不可以衡量,而是衡量的成本太高。作为民企的一个小车班,搞那么复杂的监督,你认为老板会不会同意,更别提上监督考核的花费了。

所以,目的理性的基本思想是清楚、准确,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传递客户需求和经营压力。

应用三,交往理性责任管理。

从HR角度看,交往理性的核心思想是主动配合。为什么?

我发现很多企业喜欢搞团建,目的也很明确,希望增进同事之间的相互了解,以便在融洽的关系中做好工作配合。其实我的理解,说白了就是公司组织一群人出去玩儿或者找个饭馆搓一顿外加KTV。我不是反对这种做法,关键是员工之间相互了解了就会主动配合工作吗?

对吧,不尽然。

关键点在哪里呢?

这个点通俗说法叫“换位思考”,专业说法叫“责任主客体思维转换”。

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说的是我太太去办退休手续,在申领社保卡这个环节,可以用老卡也可以用新卡,问题是外省的必须办新卡。这个工作人员明明知道我们是外省来的,她就是不主动提醒办新卡,害得我们跑了冤枉路。这个工作人员的理由是,有的人希望换新卡,有的人不想换,我不知道你的要求。那你说她的这个理由合不合理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因为有个外省的前提条件,换新卡是必须的(这个信息事后才得知)。

那她为什么不主动提醒呢?这就是一个人的工作思维在做怪,“多一事不如少事”,典型的责任客体思维:她心话了,我不主动提,你们也挑不出我的毛病来(有监控录相为证)。跑冤枉路那是你们的事,与我无关!反之,她如果主动提醒一句,要不要换新卡,当事人可以马上判断,并不会因为她善意的提醒而责怪她。

你不要小看这多一句或少一句的事,工作效果却有很大的不同。你就说这事儿过去这么久了,我还记着呢,甚至写进文章里,不生气才怪。

应用四,价值理性责任管理。

一个朋友跟我讲,他们公司要开除一个员工,因为他私下里举报公司环保违法。我说你怎么知道举报人是他而不是别人?他说,车间主任猜的。笑人吧。我问他,最后那个员工走了吗?离开了,没开除(主要是不想给补偿金,工龄12年!)但借调到其它分厂去了。

假如你是这个公司的员工,你会有什么想法?

是不是感觉不正义。

我想说的是,对于这个员工的处理至少传递了企业两种观念,一是可以随便冤枉人;二是见不得“光”。这种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员工。

有不少企业,你注意看下他们的官网,理念、使命、战略、价值观,词语描绘得相当漂亮,为什么对员工没有影响呢?从这个案例你就看出窍门了。

企业的决策行为真实地反映了价值观。员工都不是傻子,企业想要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通过几个小事情就看出来了,他们才不会去看宣传文字。

所以,价值理性责任管理,关键是要抓好各级干部的决策(管理职能之一)。

以上,根据个人管理实践,讨论了工具理性责任管理、目的理性责任管理、交往理性责任管理、价值理性责任管理四种管理的核心和感悟,这也是得益于方老师的启发,借此小文,算作抛砖引玉。

本文责任现象学系统分析

Responsibility phenomenon

责任总公式:R1(-1,0)+R2(0~N)+R3(0,+1)+R4(C/c)=1

所属责任现象:责任第一现象(一个责任主客体)

第五层次:Ra(H)+Rb(H)=+1责任强强联合:R1(0)+R2(N)=+1

本文责任思维模型:责任理性思维模型

文章关键词: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0位亲已答题!

 相关文章 Articles

来自全球各地0位亲的支持,是我最大的责任动力!
Copyright © 2015 ICP备案:沪ICP备14053021号 沪公网安备31011002003955号
责商(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责任动力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15800477474
公司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076号031幢A90室